废水指标
在自然的水路或是工业废水中任何可氧化的材料都可以被生化或是化学的方式所氧化。这样会导致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基本上,安顺污水处理,生化氧化作用的反应式可写作:
可氧化的材料 + 营养素 + O2 → CO? + H?O + 已氧化的无机物如NO3或SO4
为了还原像硫化物等化学物质而造成的氧消耗量可以由下列表示:
S-- + 2 O? → SO4--NO?- + ½ O? → NO3-
因为所有自然水路都包含跟营养素,所以几乎任何引入这样的水路的废化合物都会产生如同上面所述的生化反应。这些生化反应创造了一个可以在实验室中量测的生化需氧量(BOD)。
活性污泥法诞生之初,采用的是充-排式工艺,由于当时自动控制技术与设备条件相对落后,城镇污水处理公司,导致其操作繁琐,易于堵塞,与生物滤池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之后连续进水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法)出现后很快就将其取代,但由于推流式反应器中污泥耗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供氧速率难以与其配合,活性污泥法又面临局部供氧不足的难题。1936年提出的渐曝气活性污泥法(TAAs)和1942年提出的阶段曝气法(SFAS),分别从曝气方式及进水方式上改善了供氧平衡。1950年,城镇污水处理公司地址,美国的麦金尼提出了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活性污泥微生物群的生存方式,使其适应曝气池中因基质浓度的梯度变化,有效解决了污泥膨胀的问题。